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要大力提振消費,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,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。為釋放多樣化、差異化消費潛力,江蘇各地以“首店經濟”為引擎,將品牌首店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客流量,持續激發消費市場新動能。
江蘇臺記者沈楊說:“您知道什么是‘谷子’嗎?我現在在南京的一家購物中心,到處都是‘二次元’的元素。不少年輕人到這里都為了‘谷子’而來。”
“谷子”由英文“Goods”,即“商品”的音譯而來,指代一切動漫領域的周邊產品。近年來,“谷子”在年輕人群體中十分流行。在這家“二次元”品牌的江蘇首店,海報、立牌、手辦、卡片、娃娃等相關產品種類豐富,還有當下最火的《哪吒》相關周邊供顧客挑選。
大一學生劉同學說:“我很喜歡這家店的氛圍。東西挺齊的,種類也很多,手辦什么都有。周末的時候,Coser(角色扮演者)也很多。城市里面很少有這么集中展示二次元的商場。”
截至目前,這家購物中心共引進近50家二次元品牌。其中,90%是江蘇首店和南京首店,還有部分為全國首店。這些首店牢牢抓住年輕消費群體對新鮮事物的興趣感,順應消費升級與高質量發展需求,成為撬動消費潛能的有力杠桿,商場餐飲及零售業態銷售業績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漫魂南京水游城店負責人楊登烜說:“這些聯名差不多有500多種,產品的數量上萬種。整個年客流能達到百萬人次,銷售額能達到千萬元。”
首發首秀聚焦于新。承載著前沿科技、時尚設計、獨特創意等元素,能形成強大的經濟輻射效應。截至目前,南京已引進各類首店近千家,匯聚了95%以上的全球一線品牌。
商業品牌選擇一座城市開設首店,就是向這座城市的營商環境投下信任票。搶抓“首發”經濟密碼,全省各地也出臺、落地了務實舉措,積極為拉動消費持續蓄力。蘇州將“蘇元素”文化內涵和“首品牌”消費結構匹配融合,2024年新引進品牌首店249家,同比增長超50.9%;揚州對符合條件的首店、首秀活動給予補貼;徐州通過引進高端商貿企業、品牌店、特許經營、進口商品直銷等新業態,不斷提升區域品牌集中度。
小米汽車交付中心(徐州銅山店)交付店長王洪琪說:“我們的這家門店是江蘇省第四家直營交付中心,也是淮海經濟區的首家交付中心。之所以選在徐州,主要看中了徐州的交通地理位置和發展潛力。”
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,今年,江蘇明確要進一步提升“蘇新消費”的品牌影響力,積極拓展消費新場景。其中,重點拓展首發、首店、首秀、首展等消費場景,支持市場化開展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的展覽展示展演,打通產業、消費、平臺、場景的深度融合創新,用消費帶動生產,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。